资讯

今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将“大力提振消费、提高投资效益,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”列为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之首。3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,部署了8方面30项重点任务。7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,“深入实施提振消费 ...
对此,不妨从制度、能力、融合、环境等多方面入手,打通内外循环经络。具体来说,要深化制度型开放,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,进一步推进产品检验、计量检定、资质认证等结果互认,做到“内外无别”。完善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,通过政府与企业协同投入,共建高效物流体系、共 ...
“以清北论英雄”反映出教育评价的极端狭隘。若让有多少学生考上“清北”成为学校声誉所系、老师能力证明,容易滋生一系列畸形现象,让基础教育难以摆脱“应试”魔咒,让党和政府为建设教育强国、促进教育公平作出的一系列部署、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不能真正落地,与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背道而驰,破坏基础教育生态。
政府文件的每一个数据、每一处表述,都可能影响公共资源的分配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,容不得半丝马虎。近年来,政府文件抄袭、出错事件在全国多地时有发生。有的地方一个公益短信出现多处错别字,连自己的地名都能写错;有的文件不仅有错别字,还存在语法错误;还有的文件复制痕迹明显,不结合实际工作胡乱“粘贴”,糊弄了事。这种错误做法,不仅暴露了相关部门存在的管理不严问题,也凸显出一些干部的浮躁心态和作风不实问题。
唯有坚持长期主义战略,方能赢得未来。对汽车企业而言,真正的竞争优势基于可持续的价值创造。多家车企负责人重申坚决反对“价格战”,强调以苦练“内功”破除“内卷”;17家重点汽车企业承诺对供应商“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”,相应行动持续推进;一些车企主动调低销量目标,放弃野蛮增长。
从需求端看,增强消费能力、提升消费意愿是重点。让老百姓的消费底气更足、预期更稳、信心更强,需要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,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,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,扎实解决拖欠账款问题,更有力推动消费潜能持续释放。
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思考:这些完全脱离证据、逻辑和常识的“伪史”叙事,真的能给文化自信加分吗?它们在自我标榜“打破西方中心叙事”的同时,却在事实层面制造了更大的混乱,把历史变成了一种情绪投射,最终使公共认知体系更加碎片化,反而削弱了我们构建自主历史叙事、推进中国学术走出去的能力。这种“自说自话”的历史观,与其说是在塑造文化主体性,不如说是一种虚假的逃避。
英国能源智库Ember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,中国的以旧换新计划可能使今夏居民用电需求减少4.1%,节省的电量“足够冰岛使用一整年”,“换新”空调还将为消费者节省高达9.43亿美元的电费。这份报告“验收”了中国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的成效:既拉动国内消费,又助力国际节能。报告也充分说明,在推进国际绿色转型的过程中,不仅有中国行动,还有中国方案。
不少人会认为,世界史从来都是关于帝王将相、才子佳人的历史。《诗经》是中国民间文学的巅峰之作,但作者却大多佚名;秦朝和汉朝的工匠在秦砖汉瓦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,但那是严刑峻法的要求,而非个人品牌的彰显;唐三彩走遍世界,郑和所携带的瓷器震惊了东南亚,但没有一个工匠因此名垂青史。在人类有记载的漫漫历史之中,普通人似乎更多只是历史的背景。
“新大众文化”的创造者们大多深谙网络传播规律,通过让文化传播从“单向输出”转变为“全民共创”实现破圈。即便流行周期短暂,却能通过一波又一波的作品迭代,形成持续的文化声量。这种“短平快”的爆发性与“多品类、广覆盖”的持续性,恰恰是“新大众文化”生命力的最好体现。
在一些国家政客忙着明里暗里对中国“脱钩断链”的时候,全球越来越多的企业却在借助中国供应链进行产业升级。这也预示着全球供应链发展的未来格局:中国的高质量开放,赋予了强大的中国供应链“全球公共品”属性,并在与各国企业间的取长补短中,为全球企业提供更适配的方案。
因“信号门事件”等丑闻离开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职位的华尔兹,被特朗普提名为美常驻联合国代表。在国会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提名确认听证会上,华尔兹就其“联合国观”作了一番“宏大”陈述,誓言要将“让美国再次伟大”(MAGA)规划引入到对联合国的改革进程中,以“美国优先”逻辑将联合国拉回“正轨”,使其成为美国玩弄大国地缘政治角逐的平台。不得不说,这位拿错脚本,乱读时代的华尔兹先生恰似当今美国对外行为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