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
针对尼泊尔半城区成年人中高达43.1%的体力活动不足问题,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由女性社区健康志愿者 (FCHV)主导的集群随机对照试验。研究采用Axivity AX3加速度计和GPAQ问卷客观评估干预效果,结果显示FCHV主导的社区教育干预可显著增加每日中高强度体力活动 (MVPA)分钟数,为发展中国家社区慢性病防控提供了创新模式。
慢性肾病 (CKD)是全球重大健康威胁,尤其在糖尿病和高血压人群中高发。墨西哥研究团队通过横断面分析1,621名健康工作者的基线数据,首次证实血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(AGEs)水平升高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(eGFR)降低显著相关(OR=1.06 per ...
武汉市2024年报告了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首次本土登革热散发病例。研究人员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与媒介监测,首次在白纹伊蚊 (Ae. albopictus)中检出登革病毒 (DENV-1),证实其与患者血清病毒株100%同源,属1IK.2基因型,溯源显示与广州2023年流行株高度相关。该研究揭示了输入性病例引发本地传播的风险,为登革热防控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。
白喉作为一种古老的传染病,其病原体家族正在发生令人警惕的演变。传统认为由白喉棒状杆菌 (C. diphtheriae)引起的疾病,近年来却被其"近亲"溃疡棒状杆菌 (C. ulcerans)逐渐取代——在法国监测数据中,后者导致的病例数已超越前者,且56%的分离株携带致命的白喉毒素基因 ...
在深邃的海洋中,一场隐秘的光学盛宴已持续上演了上亿年——许多鱼类能够吸收蓝光并转化为绚丽的绿光或红光,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荧光 (Biofluorescence)。不同于依靠化学生物发光的生物,荧光鱼类是通过吸收特定波长的环境光再发射更长波长的光来实现"自体发光"。珊瑚礁作为海洋中的"热带雨林",其复杂的色光环境(波长470-480 ...
The eye-mind assumption部分指出,传统实验室通过要求被试保持中央注视来研究隐蔽注意,这种方法人为割裂了注意与自然眼动的联系。而真实世界中,人们会自发运用隐蔽注意来监测环境,特别是在需要管理社交信号的场合。研究发现,当面对真实陌生人时,63%的观察时间用于隐蔽注意,而观看视频时这一比例降至22%,证实社交在场性显著影响注意策略。
为解决唐氏综合征(DS)患者焦虑障碍诊断困难及机制不明的问题,研究人员利用1479例全基因组测序(WGS)数据,结合深度学习算法首次系统解析了DS焦虑特异的基因组变异特征。研究发现仅19%的已知焦虑相关基因与DS患者重叠,揭示了非编码区(如剪接位点附近)变异的关键作用,并鉴定出29个DS特异性生物标志物。该成果为DS群体焦虑的精准诊疗提供了新靶点,发表于《Molecular Psychiatry》 ...
这项研究构建了RE-HPC-mPFC ...
来自意大利的研究团队通过钆增强MRI首次实现人类脑内胶质淋巴系统 (GS)的可视化,证实MRI可见血管周围间隙 (MV-PVS)是脑脊液 (CSF)进入脑实质的关键通道。该研究为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 (AD)的tau和Aβ蛋白清除机制研究奠定基础,并为颈部淋巴静脉吻合术 (LVA)治疗AD提供新理论依据。
针对脑周血管间隙 (perivascular spaces)可视化技术争议,研究人员回应Liu等学者质疑,通过鞘内钆 (gadolinium)造影证实其作为脑脊液 (CSF)流动通道的功能。该研究为阿尔茨海默病 (Alzheimer's disease)等神经病变的淋巴系统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,并强调需进一步探索脑膜淋巴管 (meningeal lymphatics)与手术干预的关联性。
全球气候变化正导致盐碱化和干旱灾害频发,这两种环境胁迫往往协同作用于作物,通过离子毒害、渗透失衡和活性氧 (ROS)爆发等机制严重制约农业生产。玉米作为全球第三大粮食作物,其耐逆性显著低于小麦等作物,在伊朗等干旱半干旱地区产量损失尤为严重。传统育种手段难以快速应对这种复合胁迫,而利用植物-微生物共生体系提升作物抗逆性成为新兴解决方案。其中,丛枝菌根真菌 ...
疟疾仍是印尼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,尽管过去二十年通过国家战略计划显著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,但边境地区仍面临人畜共患疟原虫的潜在威胁。印尼加里曼丹与马来西亚婆罗洲接壤,后者报告了高达18.9%的Plasmodium knowlesi感染率,而加里曼丹的疟疾年寄生虫发病率 (API)却低于1。这种流行病学差异引发了研究人员的关注:为何相邻地区疟疾流行态势迥异?社区防控实践是否存在漏洞?
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。
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